
寶寶一旦生病
免不了打針吃藥
然而有些寶寶一看到藥就哭鬧
甚至會出現吐藥的現象
來看看“晨晨”一家的經歷

晨晨今年一歲,前些日子氣溫驟降導致她發燒、咳嗽,醫生診斷后給晨晨開了些藥并叮囑家長定時給孩子吃,以免病情加重,兩個星期過去了,晨晨總是不見好。

晨晨的爸爸說,“開的易坦靜回家吃,她就不肯吃,就哭,哭的話我們就想盡快把藥喂下去,用滴管吸,然后給滴到寶寶嘴里面,她一哭就容易嗆到,嗆到的話,藥剛到肚子里面就給吐出來了?!辈豢铣运幩圆〔灰姾?,這可急壞了晨晨的家長,為了讓她能多吃幾口,家里人也是想了很多方法,可晨晨現在一看見吸管就大哭不止。晨晨的爸爸說,“后面我們想就是慢一點喂,慢慢的滴到嘴里面,但是這樣喂后,一喂她就會一直哭,她會哭很長時間。正常的時候就是一兩分鐘,看她什么時候被嗆吐出來,有的時候會補喂一點,有的時候就不喂了,看小孩兒的狀態......“

相信很多家長都經歷過晨晨爸爸說的這些情況
那究竟寶寶為什么會吐藥呢?
寶寶吐藥以后需要補喂嗎?
我們在給孩子喂藥的時候特別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?
今天就請江蘇省婦幼保健院、江蘇省人民醫院婦幼分院兒科陳輝主任醫師來給爸爸媽媽說說
專家介紹
陳輝 江蘇省人民醫院婦幼分院/江蘇省婦幼保健院 兒科 主任醫師,江蘇省醫學會兒科分會急救學組委員,江蘇省預防醫學會兒科應急救援學組委員。熟練應對兒科常見病以及急重癥疾病的診斷和治療,尤其擅長小兒心血管疾病的診治及監護。

給寶寶喂藥的那些事兒
問題一:其實很多孩子的藥物都已經做成了水果口味的了,為什么還是會出現吐藥問題呢?
專家:其一是寶寶對藥物味道敏感,不想吃而主動吐的;另一種情況是藥物對寶寶的腸胃產www.ganhuo11.com生了刺激導致的吐藥;還有就是一個習慣的問題,孩子是認吃的東西,如果這個東西沒有吃過他不會輕易的吃。
問題二:剛剛晨晨的爸爸說到一個補服的問題,就是孩子吐藥后要不要補服,補服的量怎么控制呢?
專家:根據孩子不同的服藥時間,一般有不同的建議:
吃藥后15分鐘內
這時藥物還在胃里沒有被腸道溶解吸收,假如嘔吐量較多,大家應給他補喂。常用藥物的安全劑量范圍較大,而說明書上標注的劑量通常是中等劑量,再加上一天之內分幾次服用,所以補喂一次也不會超過一天的安全總劑量,大家可以放心。
Tips:退燒藥對乙酰氨基酚的安全劑量范圍較小,如果補喂有可能造成服藥過量,進而導致寶寶肝功能受損,請大家一定要謹慎。而退燒藥布洛芬安全劑量范圍較大,通常補喂不會發生藥物過量,但大家還是在醫生指導補喂比較好。
另外,如果是感冒,服用了一些緩解感冒帶來的不適癥狀的藥物,比如像一些氨酚黃安敏類的感冒藥,是緩解咳嗽、鼻塞、流涕、發熱等癥狀,從而使孩子更舒適點,而感冒大多是自愈病,若吃了這些感冒藥后吐了,可不必補喂。
吃藥后15分鐘到1小時
大家要根據嘔吐物有多少和吐出來藥物的性狀,來判斷該給寶寶補喂多少劑量的藥物。具體補喂多少劑量,大家最好詢問醫生。
一般我們主要根據孩子嘔吐物占胃容量的多少來判斷,這里面牽涉到不同年齡孩子的胃容量問題,胃容量在新//www.ganhuo11.com生兒為30-60ml,l-3個月時為90-150ml,l歲時 為250-300ml,5歲時為700-850ml,成人約為2000ml。(tips粗略計算:1歲內以60ml為基礎,每月增加30-20ml,2-5歲,每歲150ml)。
吃藥后1小時
寶寶吃完藥一小時后發生嘔吐,大家就不必給他補喂藥物了。這時,大部分藥物已經被胃腸道溶解并吸收了。
對于大多數藥物而言,大家可以參考以上建議給寶寶補喂。但是有一些藥物的安全劑量范圍較小、個體敏感性高或吸收比較快的(如退熱藥 布洛芬半小時內起效),如果寶寶需要補喂,大家根據情況甄別或咨詢醫生或藥劑師。
問題三: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吃藥困難,用果汁啊、牛奶這些飲品給她服藥就解決了,這樣的做法可取嗎?
專家:一般是不能的。有些父母擔心藥物太苦會讓寶寶難以下咽,就在喂藥的時候摻一些牛奶或果汁,以改善口感,讓寶寶順利吃下。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。很多藥物和牛奶、果汁混合后,可能會出現凝結現象,或者降低藥物的治療作用。牛奶中含有較多的無機鹽類物質,可與某些藥物發生作用而影響藥物吸收;而果汁口味甘甜,但與健胃藥和止咳藥bdPiF等同時服用也會降低藥效。
對于這些味道不好的藥物,只要吃藥后立即喝點水,苦味就會被稀釋逐步消失,而且也有利于藥物盡快到達胃腸,及早吸收。也避免藥物長時間停留在嘴里或食道里對粘膜組織造成損傷。
有的家長發明出食物包裹法,把片劑研碎、膠囊掰開,灑進食物里哄孩子吃,其實隱患挺多,因為食物中可能有某種成分會與藥物互相作用,或者影響藥物代謝。
尤其有三類藥物不能這么做:
注意
第一種是強調「不能掰開」的藥,主要是一些緩控釋片、腸溶片、腸溶膠囊,緩控釋片掰開服用,短時間內大量釋放,發揮藥效過快會產生毒副作用,甚至會有危險。腸溶片/膠囊,僅在腸道內崩解發揮藥效,此類藥物對胃刺激性較大,若掰開服用會降低藥效并刺激胃部;
第二種是強調「空腹服用」的藥,尤其是消化系統藥物,比如止瀉藥(蒙脫石散),拌著食物吃會影響藥效;
第三種是強調「特定要求」的藥,如有些膠囊殼是為了掩蓋藥物的刺激性或難聞氣味,一般也不宜掰開,驅蟲藥在睡前禁食兩小時后使用,控制喘息或過敏的藥物-孟魯司特鈉,睡前咀嚼后咽下,還不能用水服藥等。
問題四:藥選擇飯后是最佳時間嗎?
專家:最佳喂藥時間一般應在寶寶飯前半小時至一小時。因為此時寶寶的胃內已經排空,有利于藥物吸收和避免寶寶服藥后的嘔吐。但對胃有強烈刺激作用的藥物,可選擇放在飯后一小時服用,以防止胃黏膜損傷。
剛才也提了,有些藥物必須是兩餐之間空腹服用,才能達到最佳療效,如止瀉藥蒙脫石散。若聯合用藥,有些必須分開服用,如抗生素和益生菌,抗生素餐前半小時,益生菌餐后半小時,相隔1小時以上,避免藥物相互作用減輕療效。
有些藥物有特定的服藥時間,如孟魯司特鈉,或遵醫囑特定服藥。
分散寶寶的注意力
問題五:喂藥時,能捏住寶寶的鼻子嗎?
專家:不能這樣強行喂藥。有些媽媽圖省事,喂藥的時候,不管寶寶會不會哭鬧就捏著鼻子灌藥,其實這樣做是非常不正確的。因為這樣捏著寶寶的鼻子,很容易把藥和水嗆入寶寶的氣管中。強行捏著寶寶鼻子灌藥,寶寶極易嗆到,造成氣管堵塞,發生呼吸困難,嗆咳,嘔吐,甚至窒息等可怕后果。
媽媽應想辦法分散他的注意力,盡量在寶寶愉快的狀態下喂藥。若寶寶滿3歲以上,可以理解吃藥的作用,可以多跟他交流,用溫柔的語氣告訴他吃藥才能讓病好起來,才有精神玩耍;也可以跟寶寶做游戲,讓寶寶自己吃藥;還可以在寶寶吃藥后給他一點糖果作為獎勵等等。

最后,陳主任再給爸媽支個大招,要每日百科干貨讓孩子不吐藥,掌握喂藥的3個時機有必要!
喂藥前:
1、了解到孩子吐藥原因,大多還是藥物的味道和劑型的問題,所以應選擇寶寶容易接受的劑型給寶寶服用,比如液體藥物、顆粒制劑等。有些藥物比較苦,大家最好購買口味是果味的藥。
2、采取正確姿勢:讓寶寶頭部和肩部抬高一些,并稍側向一側,接著把寶寶控制住不讓他亂動,避免藥物灑出來。做完這些準備工作后,看準時機把藥喂進去。

喂藥中:
1、如果是液體或可溶解沖服的藥物,可以選擇專用喂藥器、滴管或注射器。吸進藥后,放在寶寶一側頰黏膜和牙齦之間將藥少量擠進,藥物不會經過舌頭,寶寶更容易接受,也很難將藥吐出,父母待孩子吞咽后再繼續喂下一口。
2、如果孩子嘔吐頻繁,建議父母喂藥時分次喂,少量多次,只要在半小時內喂完即可。防止一下子喂進去,一轉身就吐出來了。
3、如果是分散片,可以吞服、咀嚼或溶于水/稀果汁中服用,
4、對于一些固體或粉劑藥物,可用輔助服用的凝膠飲品,目前國內外已經有了相應產品(國內品牌如和藥順),該飲品有香甜的口感,順滑的凝膠包裹藥物的苦味,也不會與藥物產生毒副作用。
喂藥后:
1、孩子吃完藥以后,再把寶寶豎起來,輕拍后背,幫助他把藥順下去,大孩子讓其坐著或半躺著,過一會兒再躺下休息。沒有咽下全部藥液前,別讓孩子平躺,防止發生嗆咳。
2、喂藥后可以喂一些溫開水或喂少許白糖水,以清除口腔內殘留的藥味,避免引起嘔吐。
end
覺得不錯請點贊哦
來源 /兒科 陳輝 (標點健康專題采訪)
綜合編輯 / 婦幼黨政辦
部分圖片來源網絡
非商業用途
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
若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


兒童優先 母親安全
???
『江蘇省婦幼保健院//www.ganhuo11.com 』
官方微信平臺
長按二維碼 即可關注
醫院地址:南京市鼓樓區江東北路368號
醫院網址:www.jswch.net
溫馨提示:地鐵四號線到達龍江(省婦幼站)
距離最近3號出口(草場門大街北)——設有上行自動扶梯